聚焦智慧课堂,赋能教育创新
3月25日,经开区“学为中心·智慧课堂”教学展示暨经开区“课题进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南湖中学举办。经开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钱柯,教师发展中心相关条线负责人,各初中校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及教师代表参加。
太湖格致中学教师张丽娴执教《“趣”读,拂去经典的灰尘——<经典常谈>导读课》一课,张丽娴设计“书名盲盒连连看”和“组合密码猜猜看”两个任务驱动课堂,引发课堂大讨论,并以诗歌补写的形式,鼓励同学多阅读经典,多创作。南湖中学教师施玲玲执教《二元一次方程》,课堂以学生与AI虚拟人物——古代数学家刘徽的对话来导入,增添趣味性与直观性。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氛围热烈,同学们在与刘徽的对话交流中,深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南湖中学教师陈鹤峰执教《硝烟里的觉醒足音——危机与探索》,陈鹤峰以“从沉沦到觉醒,叩问华夏根魂”为主线,紧扣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层层设置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华庄中学教师刘振芹执教《图形的变换》复习课,刘振芹借用AI智慧平板,将图形变换的抽象知识具象化,清晰呈现旋转、平移、轴对称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搭建系统的学习框架。
经开区初中语文教研员余志明、新吴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浦叙德、经开区初中历史教研员朱强老师对四节课题研讨课作专业点评。他们围绕“学为中心·智慧课堂”主题,肯定几位教师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课堂实践的有效性,并就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课题研究思想提出不同学科的建议。
四所学校围绕课题研究作专题汇报——南湖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袁锦明作《基于思维进阶的学科实践活动创新设计》汇报,其课题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培养思维素养目标和强化学科实践的相关要求,坚持通过构建学科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样式,促进学生思维的进阶式发展。 太湖格致中学教师孙洁作《破界·融合·生长:一场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育实验》汇报,孙洁从背景、实践、成果和展望四个方面对课题展开介绍,主张关注整本书阅读的时代呼唤、立体化阅读的实践突围及师生与课堂的三重蜕变,构建更广阔的立体化阅读未来图景。
华庄中学教师刘振芹作《指向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结构化教学研究》汇报,她指出,新课标推动教学从“知识传授”向“关键能力培育”转变,该课题聚焦初中数学结构化教学,为培养学生数学关键能力提供具有实操性的策略与方法。和畅实验中学教师卫钱喻作《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英语教学资源研究》汇报,她指出,与传统英语教学相比,AIGC赋能的教学资源具有自动生成、精准、自适应、智能互动等优势,能实时满足不同学习者需求,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推动教学创新和教育信息化发展。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办主任陆启威点评发言,他指出本次四所学校汇报内容丰富,涵盖不同研究节点的课题形式,有助于教师形成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性认知,实现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的双向互动。
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科长宋涛作《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的全栈能力》专题讲座,他从七个视角分享了变革教育、协同育人的经验,展示了腾讯元宝、deepseek等多款人工智能软件在制作教学PPT、设计问卷等方面的应用方法,为教育者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效推动“人机协同”的育人模式发展。
用户登录